新粳稻集中上市旺季,市場供應壓力集中顯現,但隨著托市收購效應逐步顯現,新稻市場走勢最弱的階段或已基本度過。預計年內粳稻市場價格下跌空間不大,后期或有震蕩趨升的可能。
新粳稻集中上市旺季,市場供應壓力集中顯現,但隨著托市收購效應逐步顯現,新稻市場走勢最弱的階段或已基本度過。預計年內粳稻市場價格下跌空間不大,后期或有震蕩趨升的可能。
當前正是新粳稻集中上市旺季,市場供應壓力也集中顯現,但在主產區最低收購價預案陸續啟動的有力支撐下,稻米市場依然保持較為平穩的走勢。隨著托市收購效應逐步顯現,新稻市場走勢最弱的階段或已基本度過。后期在粳稻收購進度加快、大米季節性需求將至等因素激勵下,年內粳稻市場預計下跌空間不大,后期有震蕩趨升的可能。
粳稻收購進度相對較快
隨著中晚稻全面上市和主產區托市收購陸續啟動,新稻逐漸進入收購高峰期,收購進度逐步加快,尤其是粳稻收購出現提速。截至11月20日,主產區累計收購2019年產粳稻985萬噸,同比減少50.4萬噸,減幅較上期縮小2.4萬噸,較11月5日更是縮小72.5萬噸。
由于東三省價格相對偏高,又未啟動托市收購,粳稻同比收購較慢,其余省份增加較快。若非黑龍江省收購進度大幅放緩,當前粳稻收購將超過上年同期,而同期中晚秈稻收購進度則有所放慢。
據分析,粳稻收購相對較快的原因:一是前期民營企業收購進度較快。以安徽省為例,截至11月26日,全省民營企業累計收購35.5萬噸,占全社會收購量的3/4,同比增加14.2萬噸。二是最低收購價預案陸續啟動,國有企業收購量快速增加。仍以安徽省為例,截至11月26日,安徽省粳稻托市收購量為6萬噸,同比增加2.4萬噸,增幅66%;同期國有企業收購量為10.8萬噸,同比增加2.7萬噸,增幅33%。江蘇省啟動托市收購后,收購進度也同比大大加快。托市收購同比增加是國有企業粳稻收購量增加的重要原因。隨著托市收購啟動,帶動全社會收購進度繼續加快。三是農戶出售意愿提高。普通粳稻收購價格逐步回升至最低收購價附近,加上部分農戶有年底還款壓力,出售新稻積極。
隨著年底的臨近,預計后期粳稻收購進度還將進一步提速,尤其是售糧進度偏慢的黑龍江省,收購進度將會有所加快,將使粳稻與上年同期的差距繼續縮小,甚至可能持平或略超上年。收購進度提速,新粳稻上市壓力也將逐步得到緩解。
大米出口繼續大幅增加
隨著國內大米競爭力提升,10月份,國內大米繼續保持出口快速增加和進口持續下降的勢頭。海關數據顯示,2019年10月份我國進口大米18萬噸,比上年同期減少7.4萬噸,同比下降29%;1月至10月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91萬噸,同比減少58.6萬噸,降幅23.5%。10月份我國出口大米25.1萬噸,比上年同期增加13.5萬噸,增幅72.6%;1月至10月我國累計出口大米240.4萬噸,比上年同期增加84萬噸,增幅為53.7%,較2018年全年出口量高26.3萬噸。1月至10月累計凈出口大米49.4萬噸,同比大增142.6萬噸。隨著我國大米出口增加和進口減少,國內大米的供應壓力得到部分緩解,提升了國內大米的開機率和生產效益,加快了國內稻谷的去庫存化。
粳稻或將逐步走出低谷
當前粳稻市場正處于收購旺季,供應壓力較重,稻米市場價格處于相對低谷,但仍保持相對平穩。
隨著主產區托市收購預案陸續啟動,粳稻收購進度逐步加快,新稻供應壓力逐步緩解,對稻米市場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,市場信心將繼續恢復。同時,今年稻米需求有所增加,尤其是替代需求增加較快,加上后期元旦、春節臨近,大米備貨季節性需求將很快啟動,預計后期稻米市場將逐步走出低谷,有震蕩趨升可能。